关于无力感与愤恨的心理咨询
曾经我和一位朋友在傍晚时在布鲁克林大桥旁的公园里散步,当我们走上通往水边的一条小路时,一位保安在不远处对我们吹口哨,我和朋友变得有些紧绷,但我们下意识地觉得不能继续在这条小路上走而掉头上了大路。在大路上走了一会儿之后,我们看到通往水边的小路被关闭了。我的朋友说:“原来他是在帮我们,我还以为他在欺负我们,故意不让我们做我们想做的事。”在不清楚保安意图的情况下,我的朋友第一反应认为他是恶意针对我们的而变得有些不开心,而另外一个人在相同的情况下可能会不以为意,或者对保安的意图作出是善意的判断,而不会变得沮丧。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比方说经常觉得别人是对自己有敌意的;觉得自己弱小无力,而这个世界是个巨大而冷漠、无情刻薄的存在;觉得生活里没有选择的余地而无可奈何,只能被动接受生活中的人和事;觉得很难和别人说不,需要一直不停付出来避免冲突,但心中忿忿不平,会突然爆发;觉得事情进行得不顺利都是别人的错,别人做的不够好,或者都是自己的错,自己做的不够好……这种生活中长久的无力感、被动感、觉得事事不公、愤恨郁闷、低自尊可能源自于一种“受害者心态”。
什么是“受害者心态?”
“受害者心态”本质上是一种心态,是一种长期以来我们不自觉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方式。不同于平日里我们有意识的思考和行为,心态更像是扎在心灵深处的树根,我们平日里并不能明显看到这个树根的存在,但它的存在是有迹可循的。通过树根上冒出来的枝干、树叶和果实,我们就能作出这是一棵怎样的树的判断。比方说我们很可能不会每天起床的时候有意识的思考“我今天就是要当个受害者”,“我今天计划顾影自怜”,但是我们可能每天伴随着担忧和压力醒来,觉得惴惴不安和焦虑,心里不受控制地冒出“某领导又要来找我麻烦”“生活好累,为什么不能躺平”等等想法,不自主觉得别人,甚至全世界都在强加意志与我,而我没有任何掌控。
具体来讲,“受害者心态”的表现方式是习惯将自己和别人放在二元对立的立场上,坚信别人对自己心怀恶意,而自己是无辜的、被不公平对待、被伤害的一方;认为事情的发生和自己无关,都是别人的所作所为造成的。和真正的受害者不同的是,“受害者心态”是一种不自主的、固化的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方式,和事实上一个人有没有受到伤害并没有关系。尽管有这种心态的人并没有意识,但这样的心态却会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显现出来,比方说觉得别人都过得很容易而自己很可怜,总是觉得在人际关系里自己是被占便宜的一方,觉得自己总会陷入麻烦却无力应对而活在一种紧张、悲观、甚至麻木的状态中,或者觉得自己被伤害了而攻击、被动攻击别人,并认为别人应该被自己攻击,从而难以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甚至作出让舆论喧哗的种族主义行为,比如几年前的中央公园观鸟事件,在一位毫无恶意的黑人男性指出一位白人女性需要把她的狗牵上绳子后,白人女性不仅没有为她的行为负责,反而觉得黑人男性在伤害她而威胁这名男子,并叫警察,她的所作所为引来的是大众对她的愤怒,而不是同情, 也为她带来了法律后果。
是什么造成了“受害者心态?”
没有一个人是生来自带“受害者心态”的。“受害者心态”的产生大体上源于实际上被伤害的经历,或目睹父母或照顾者常以受害者自居而耳濡目染。拿我开头提到的朋友来说,她的父亲情绪无常,她从小经常被父亲说教指责,虽然没有被父亲打过,却不止一次看到父亲在动怒时把家里的墙用拳头捶出大窟窿。朋友的母亲并不爱朋友的父亲,时常和朋友的父亲吵架,却被动接受了这段让她不开心的婚姻,因为她母亲认为我的朋友需要父母都在的“完整的家庭”。在长期对暴躁的父亲的畏惧和在母亲被动消极、不为自己负责的态度的影响下,我很难想象我的朋友会自发地发展出“这个世界是友好而安全”的想法,为自己情绪负责的态度,以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改变现状并能达到自己的目标的。事实上,朋友在工作中也时常觉得上司在找她的茬,挑她毛病而觉得工作压力非常大,但同时又认为为了生计自己不得不待在目前的职位上。朋友常说的一句话是“她(上司)让我感到压力大/紧张/生气......”把自己的情绪反应归因于外在的上司,否认这些情绪是自己内在的(例如说“我感到压力大/紧张/生气”),而不用为这些情绪反应承担责任。但朋友这样做的同时也把自己放在了被外界控制的被动位置上。我并不知道朋友上司是个怎样的人,但即使朋友的上司并不友善,甚至有情绪操控的倾向,但朋友在心中不间断对上司的抱怨和敢怒不敢言和对自己的指责并没有帮助她解决任何问题,而她也变得更加疲惫、无力、和愤恨。
除了个人的家庭生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也会催生“受害者心态”。我的精神分析师曾经对我说:“我没有见过一位女性是没有受害者心态的。”在2500多年男权文化中,女性是不被尊重、被物化、被认为是劣等的。虽然社会在进步,但在这样的文化浸染和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女性不可能不被影响,而女性认为生活不公平,或者觉得自己不被尊重等,认为自己作为女性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等等,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类似的,我最近在阅读的关于中国文化和精神分析的文献,其中有一位学者提到,在过去250多年里,中国人经历了鸦片战争、内战、抗日战争、大跃进带来的饥荒、文化大革命等等,他断言:“没有一个中国人是没有受到精神创伤的。”我猜想在这样的历史创伤中,总有一些人会变得深深地不安,不自觉地对别人恶意揣度,在不起眼的小事中却会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或是觉得自己对生活没有任何掌控吧。
如何处理“受害者心态?”
想要作出任何改变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这也是为什么心态上的改变非常困难——我们很多时候意识不到自己需要改变。我们会把一个熟悉的心态作为我们自己真实的态度,自己本身的样貌。比方说当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通过“受害者心态”看待自己和别人时,我们会坚信自己就是个受害者,如果有人不赞同我们是个受害者,我们会觉得这个人没有同理心,不理解自己,甚至想要伤害自己。而当我们把“受害者心态”付诸行动时,反而会在问题产生时作出对自己不利的反应,例如经常指责自己或他人、长时间的不做声而在一瞬间爆发、或者在心中愤愤不平而逐渐变得冷漠麻木、消极厌世等等。在这些反应中,我们逐渐腐蚀对自己的尊重,为自己做决定的能力,降低我们人际关系的质量,而陷入更加被动无力、低自尊的怪圈,近一次巩固“受害者心态”。
而当你能够意识到你会把自己当作受害者看待,你已经向改变作出了一大步,但同时只是意识到还不足够,你还需要决心改变,并付诸行动。在我平时和客户的工作中,我会强调“受害者心态”吸引人的力量和改变的决心、实施行动和挣扎的勇气的重要性。在希腊神话里,英雄俄底修斯打了胜仗回家的途中会经过一片海域,这里有向水手发出不可抗拒的动人歌声的美人鱼,把水手吸引到她们的岛屿上,却令水手们丧命。俄底修斯为了能穿过过这片海域,让水手们把他们的耳朵堵上,命水手们把他绑在桅杆上,并告诉他们无论他怎么喊叫、下命令,都不能为他松绑,从而成功地穿过了这片海域。“受害者心态”就犹如那美人鱼的歌声一样,有强大的力量吸引我们,转舵是一时轻松、无需挣扎的,而我们一旦选择转舵,认同自己就是个受害者,就会沉浸在“受害者心态”中慢慢丧失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生活的掌控力、创造力、和生命力。而俄底修斯成功要素在于,他知道朝着美人鱼方向行进的致命后果,他有一帮同样希望他能成功、不愿意给他短暂满足的水手,和他愿意承受情绪张力和挣扎的勇气。当“受害者心态”的迷魂歌声想起时,请记起沉浸在“受害者心态”中会带来的后果,寻求能够帮助你改变而不是给你短暂满足的治疗师,并拼尽全力拒绝追随美人鱼的歌声吧。也许我们依旧会翻船,但在一次次全力以赴的练习中,我们的心理能力也会逐渐变得强大,这本身就是治疗无力感、愤恨郁闷、提高自尊心的一剂良药。
FAQs
-
It all begins with an idea. Maybe you want to launch a business. Maybe you want to turn a hobby into something more. Or maybe you have a creative project to share with the world. Whatever it is, the way you tell your story online can make all the difference.
-
It all begins with an idea. Maybe you want to launch a business. Maybe you want to turn a hobby into something more. Or maybe you have a creative project to share with the world. Whatever it is, the way you tell your story online can make all the difference.
-
It all begins with an idea. Maybe you want to launch a business. Maybe you want to turn a hobby into something more. Or maybe you have a creative project to share with the world. Whatever it is, the way you tell your story online can make all the difference.
-
It all begins with an idea. Maybe you want to launch a business. Maybe you want to turn a hobby into something more. Or maybe you have a creative project to share with the world. Whatever it is, the way you tell your story online can make all the difference.
预约15分钟免费电话咨询
准备好了吗?请访点击下方按钮预约: